2023年中国外运研究报告:综合物流龙头差异化优势,出海东风助力新成长

1. 世界领先的中国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

1.1 发展历程:央企血脉传承,“A+H”两地上市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至今,一直作为央企子公司, 并实现“A+H”两地上市。1950 年,公司前身,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成 立,主要负责新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货物运输工作。2002 年 11 月 20 日,公司注入中 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沿海各地子公司的核心业务资产,发起设立股份有限 公司。2003 年 2 月 13 日,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是国内首家在境 外上市的现代物流企业。2019 年 1 月 18 日,公司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中外运空运发展 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完成上市,成为“A+H” 两地上市公司。

1.2 股权结构:招商局集团为公司控股大股东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国资委)。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公 司控股股东为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 33.89%股权。招商局集团直接 和间接持有公司 55.83%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而招商局集团为国务院国有资产 监督委员会全资子公司。

1.3 主营业务:国际货代为基,专业物流能力强

公司目前是招商局集团物流业务统一运营平台和统一品牌,形成了以代理及相 关业务、专业物流、电商业务为主的三大业务板块。公司以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物流平 台企业为愿景,聚焦客户需求和深层次的商业压力与挑战,以最佳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持续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形成了以专业物流、代理及相关业务、电商业务为主 的三大业务板块,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全程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综合物流服务。

1.3.1 代理及相关业务:基石业务,中国最大的国际货代公司

公司代理及相关业务是基石业务,主要包括海运代理、空运代理、铁路代理、船 舶代理和库场站服务等业务。根据 Armstrong & Associates(A&A)发布的 2023 年 全球货代综合 25 强排行版,公司位居全球第五、亚洲第一;海运、空运国际货代公 业务量均为亚洲第一。

1.3.2 专业物流:核心业务,形成一体化综合物流方案解决能力

专业物流是核心业务,聚焦高成长、高附加值的细分行业及其上下游,推动产业 高质量发展。公司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一体化的物流解决方案 并确保方案的实施,包括合同物流、项目物流、化工物流、冷链物流等专业物流业务。

1.3.3 电商业务:新兴业务,为货代与专业物流发展提供数智化支持

电商业务主要服务于跨境电商客户,主要包括跨境电商物流、物流电商平台和 物流装备共享平台三项业务。

1.4 财务概况:经营稳健,现金流持续改善

公司整体业绩表现稳健,在 23 年上半年外部需求和海运空运价格大幅下滑的背 景下,仍然保持较为稳定的收入和利润水平。2023H1,公司营业收入 478.4 亿元,同 比下降 13.3%;归母净利 21.7 亿元,同比下降 6.7%,降幅小于营收降幅。公司毛利 率 6.2%,维持稳定;归母净利率 4.5%,同比提高 0.3pct。

2023H1,公司代理及相关业务、专业物流、电商业务营业收入分别 283.5、147.7、 47.2 亿元,同比-14.7%、-1.0%、-32.9%;实现毛利分别为 29.8、17.5、12.8 亿元, 同比分别-12.3%、-16.0%、+9.5%。

公司现金流持续改善,资本结构维持稳定。2013-2022 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 流量由 13.1 亿元增加到 51.2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16.3%;公司资产负债率维持在 45%-60%之间,平均资产负债率为 52%。

2. 传统货代守正创新,跨境物流迎新机遇

2.1 商业模式:为 B 端客户解决跨境物流需求

国际货运代理(以下简称“国际货代”)既是当前跨境物流行业的演化前身又是 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货代按照运输方式,可进一步分为国际海运货代、国际空运货 代、国际铁路货代以及国际陆运货代。 国际货代的主营工作内容涉及揽货、订舱、报关报检、仓储配送等全流程或者其 中部分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管理规定》,国际货运代理是指 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或发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或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 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的服务方式。

国际货代行业的特点: 客户和供应商:国际货代的客户主要为大型跨国公司、平台电商和中小贸易公司, 供应商为航运公司、航空公司等运输公司。大型跨国公司和平台电商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同时运输公司掌握运输设施资源话语权较高,货代公司作为中间人可能面临价 格压力和较低的利润空间。 行业竞争:国际货代市场规模大,存在较多竞争者,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集中 度较低;同时,货代行业的进入壁垒相对较低。行业整体竞争较为激烈。 盈利模式:国际货运代理作为替客户办理货物进出口等相关业务手续、使得货物 顺利交接的中间人角色,以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2.2 跨境物流:市场规模增长,龙头份额提升

2.2.1 国际贸易前景依然乐观,跨境电商发展迅速

2023 年全球复苏乏力,国际贸易增速放缓,但前景依然乐观。根据 IMF 预测, 2023-2027 年,全球货物出口实际增长率分别为+0%、+3.2%、+3.7%、+3.5%、3.5%; 中国货物进口实际增长率分别为-2.2%、+0.3%、2.7%、+2.7%、+2.7%;出口实际增长 率-3.0%、+0.8%、+3.9%、+3.8%、+3.8%。结合 IMF 预测,测算 2027 年全球贸易金额 将达到 28 万亿美元,中国进出口金额达 6.8 万亿美元,增速与规模依然可期。

全球电商市场发展迅速,中国品牌积极出海,带动中国跨境电商市场快速增长。 2022 年,全球电商市场规模达 5.5 万亿美元,同比+5.8%;预计 2027 年达 9.1 万亿 美元,2022-2027 年复合增长率 10.6%。 2022 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达 15.7 万亿,同比+7.5%;其中,跨境电商出 口、进口分别为 12.2、3.5 万亿,同比分别+8.9%、+2.9%。预计 2027 年达 26.3 万 亿,2022-2027 年复合增长率 10.9%。

2.2.2 市场规模回归稳态增长,中国增速快于全球

随着疫情期间高位运行的国际海、空运价逐渐回落,跨境物流市场规模回归稳 态增长。2022 年,全球跨境物流市场规模 7,891 亿美元,同比-16%;预计 2027 年, 全球跨境物流市场规模达 4,049 亿美元,2023-2027 年复合增长率达 4.2%。2022 年, 中国跨境物流市场规模 3,538 亿美元,同比-3.6%;预计 2027 年,中国跨境物流市场 规模达 1714 亿美元,2023-2027 年复合增长率达 5.6%,快于全球跨境物流市场增速。

从不同的跨境运输方看,集装箱海运经济稳定,在国际商品流动中担当主要角色; 航空运输快速安全,匹配跨境电商发展的需求,在跨境物流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运量方面,预计 23 年恢复增长,规模可期。2022 年,中国跨境海运 69.1 百万 TEU,同比-2.5%;2027 年,预计运输量增加到 82.7 百万 TEU,年复合增长率 3.7%。 2022 年,中国跨境空运 6.6 百万吨,同比-10.8%;2027 年,预计运输量增加到 7.8 百万吨,复合增长率 3.4%。

运价方面,高位回落,进入常态化运行。2022 年,中国跨境海运运价达到顶峰 4794.2 美元/TEU,预计 23 年大幅回落,但依然高于 2019 年水平;并预计 23-27 年 保持稳定。2022 年,中国跨境空运运价从 21 年高峰大幅下降,预计 23-27 年保持小 幅上涨趋势,年复合增长率 2.6%。

2.2.3 水大鱼大,龙头份额提升

头部企业增速快于行业,龙头份额日益提升。我们测算跨境海运、空运货代 TOP10 企业的货量增速,Top10 企业货量增速快于行业整体增速,进而实现市占率的提升。 2019-2022 年,海运、空运货代 Top10 企业货量平均增速为 4.3%、4.1%,而行业平均 增速为 1.3%、-3.3%,头部企业增速分别快于行业 3.1、7.3pcts。 因此,2018-2022 年,跨境海运、空运货量 Top10 货代企业市占率分别由 10.1%、 26.8%提高到 11.3%、36.4%。

2.3 他山之石:从国外货代龙头看行业发展方向

德迅与 DSV,常年出现在各类国际货代企业排行榜 TOP5,一家是百年企业,一家 是后起之秀,他们如何成长当今国际货代行业的龙头企业?我们研究国际货代龙头 企业,希望为中国头部货代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德迅(Kuehne+Nagel),1890 年在德国成立,经过 130 余年的发展,德迅从一家 传统的海运货代,成长为向全球主要行业提供专业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全球综合物流 公司。目前,公司总部位于瑞士,物流网络覆盖全球 100 余个国家和地区,拥有 1300 家分支机构,全球员工约 79,000 名,为全球最大海运和空运货代公司。 DSV 成立于 1976 年,是一家丹麦上市的国际化货运及物流集团公司,经历多年 的发展和不断的并购,成长为国际货代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公司的全球物流网络覆 盖 80+国家和地区,并设有 1,600 家分支机构,全球拥有超过 75,000 名员工。

2.3.1 全球网络拓展助力龙头成长

完善的国际物流网络和物流资源是国际货代企业发展的基石,收并购是重要手 段之一。德迅、DSV 通过持续的收并购、设立分支机构以及战略合作等方式拓展当地 网络,进行本土国际化,逐渐形成覆盖全球的物流服务网络,进而逐步成为全球货代 行业的领头羊。 从德迅过去 10 多年发展历程看,2011 年前的收并购主要是在欧洲区域;2011 年之后,着重在美洲和亚太地区开展收并购,拓展当地物流网络。2022 年,EMEA(欧 洲、中东及非洲)、Americas(美洲地区)、APAC(亚太地区)营收分别为 22.3、15、 5.7CHFb(十亿瑞士法郎)。2013-2022 年,EMEA 营收占比由 67.3%下降到 51.9%; Americas 和 APAC 营收占比分别由 22.3%、10.3%提高到 34.8%和 13.3%,收入的区域 分布更加均衡。

从 DSV 成立至今的发展历程看,公司通过内生增长和外延式收并购,拓展全球网络,逐步从一家本地运输商称之为全球物流业务的头部参与者。2006-2022 年,公 司收入和 EBIT 分别由 31,972、1,504 增长到 233,655、23,204DKKm(百万丹麦克朗), 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14.2%、20.7%。

业务的全球拓展,提升收入的同时,也通过不同地区的经营对冲单一区域的经 营风险,保障企业稳定运营。2023H1,德迅和 DSV 的 EBIT 区域占比均较为均衡。

2.3.2 国外货代龙头盈利水平更高

我们将德迅、DSV 与公司进行对比,在比较中发现改进之处。其中 海、空运业务量方面,公司的传统优势海运货代业务量与德迅相近,领先 DSV; 空运业务量不断缩小与 DSV 差距,但与德迅仍有较大差距。 营收与盈利方面,2023H1,公司、DSV、德迅营业收入分别为 478、744、1025 亿 元;毛利率分别为 5.9%、28.9%、36.5%,盈利能力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2.3.3 数智化与专业化提高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

国际货代本质为服务业,盈利来源于为客户提供的差异化服务价值。一方面,跨 境物流环节众多,实现全程信息(货物信息、单证信息、关务信息等)的流畅传递十 分重要;另一方面,如何在同质化的传统货代服务中创造差异化的服务价值,是提高 盈利水平的关键。 随着数智化工具以及 AI 技术广泛地运用,传统货代行业面临重塑,端到端的全程跨境物流服务将成为主流。德迅(Kuehe+Negel)将智慧物流体系作为重点建设项 目,推出 myKN 线上物流服务平台,实现跨境物流业务全流程可视化、报价自动化以 及 AI 客服对接。 DSV 则基于自身坚实的 IT 平台,将数字化能力与全球物流网络相结合,为客户 提供包含空运、海运、陆运、综合物流服务在内的国际端到端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专业化能力创造差异化服务。跨境物流行业主要客户依然为大型跨国企业和全 球电商平台,其需要的是能够实现全球范围交付履约的物流服务。德迅、DSV 通过整 合全球网络物流资源和利用自身专业解决方案能力,提供端到端物流(end to end logistics)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从而获得更高利润。2023H1,德迅、DSV 专 业物流相关业务分部毛利分别为 17.2 亿瑞士法郎,约合 19.2 亿美元(汇率: CHK:USD=1:1.12)、46.6 亿丹麦克朗,约合 6.8 亿美元(汇率:DKK:USD=1:1.12); 毛利率分别为 69.5%、40.4%。

3. 货代业务差异化优势,合同物流专业化壁垒

公司国际货代业务打造覆盖全球的海陆空全方位综合物流服务体系,为客户提 供差异化服务价值。其中,海运货代多年维持稳定,预期海运价格下行趋势下,公司 稳健经营的风格将进一步提升利润率;空运业务,公司通过轻资产方式整合运力资源, 打造“空运新型承运人”模式,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跨境电商物流发展进一步提高 空运业务发展潜力;铁路代理业务逆市增长,中欧班列的开展火热。 公司专业物流业务以合同物流为核心,聚焦汽车及工业制造、电子及高科技、医 疗健康等重点产业,具有强大的专业物流方案解决能力,建立了行业领先优势,合同 物流单位收入不断提升。

3.1 货代业务:海运货代有韧性,“空运新型承运人”潜力大

公司拥有覆盖中国、辐射全球的庞大服务体系。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跨境物流公 司,拥有广泛而全面的国内服务网络,长期保持跨境海运、空运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海外物流网络布局领先国内同行,能够在中国供应链转移的背景下对冲风险。

公司海运货代业务彰显韧性,盈利能力对比 19 年提高明显。2023H1,公司海运 货代业务完成 625.4 万 TEU,同比-6.2%。2018-2022 年,公司海运代理业务量基本维 持在 1300 万 TEU 左右,市占率基本维持稳定,保持在 19%-21%。 2023H1,海运代理业务收入、净利润分别为 199.2、4.2 亿元,同比分别-17%、 -9%,显著小于同期海运价格(CCFI)跌幅;单位收入 3186 元/TEU,单位利润 42 元 /TEU,对比 2019 年分别-1%、+54%,盈利能力在海运价格常态情况下大幅提高。

公司通过包机、与航司开展战略合作等形式逐步由传统货代模式向“新型承运 人”的复合模式转变,空运通道(空运货代+跨境电商物流)业务量、市占率不断提 高。2023H1,公司空运通道业务完成 42.7 万吨,同比+8.4%。2018-2022 年,公司空 运通道业务量由 53 万吨提高到 78.1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 10%;市占率由 8.8%提高 11.8%,增加 3pcts。

随着空运通道搭建和完善,跨境空运服务能力迅速提高,迎来业绩快速释放。 2018-2022 年,空运通道收入由 47.65 亿元提高到 193.14 亿元,复合增长率 42%; 利润由 0.97 亿元提高到 4.2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45%。2023H1,受国外需求和空运 价格大幅下降影响,实现业务收入、净利润分别为 71.3、1.52 亿元,同比分别-35%、 -58%;单位收入与利润分别为 1670、356 元/吨,对比 2019 年分别+64、+86%。

公司铁路业务逆势增长,经营情况良好。2023H1,公司铁路代理业务量和对外收 入分为 21.9 万 TEU、42.3 亿元,同比分别+15%、30%。单吨收入保持稳定,盈利水平 持续提高。2023H1,铁路业务单位收入 1.9 万元/TEU,同比+13%;利润 1.2 亿元,同 比+54%。

3.2 专业物流:专业能力铸就合同物流龙头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3PL),是一个具实质性资产的企业公司对其 他公司提供运输、仓储、存货管理、订单管理、资讯整合及附加价值等物流服务的专 业物流公司。由于服务的方式一般是与客户企业签订一定期限的物流服务合同,所以 第三方物流也通常被称为为合同物流(Contract Logistics)。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2 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为 8.2 万亿,预计 到 2027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1.4 万亿,2022-2027 年复合增长率 6.8%;第三方物 流渗透率也将由 2022 年的 46.1%提高到 2027 年的 49.9%。

公司专业物流业务以合同物流为核心,还包括项目物流、化工物流和冷链物流。 2023H1,公司专业物流对外收入 144.4 亿元,同比+2%。其中,合同物流业务占收入 和利润的比重分别为 79%、78%。

公司合同物流聚焦汽车及工业制造、电子及高科技、医疗健康等重点产业,具有 强大的专业物流方案解决能力。公司各个行业的合同物流团队,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 全链路的物流解决方案定制和执行,持续挖掘现有核心客户的需求并开拓行业优质 潜力客户。

公司在专业物流领域建立了行业领先优势,合同物流单位收入不断提升。2012- 2022 年,公司获得多项国家相关部门、行业协会颁发的各类奖项,充分彰显外界对 于“中国外运”品牌的认可。

凭借专业物流服务能力和良好的业界口碑,公司合同物流业务量不断增加,单 吨利润不断提高。2023H1,公司合同物流业务量、对外收入、分部利润分别为 2,128 万吨、113.9 亿元、4.3 亿元,同比分部+11.6%、+8.1%、16.6%,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2023H1,合同物流单位利润 20 元/吨,同比 4.5%;2018-2022 年,合同物流单位利润 年复合增长率 10.3%。

3.3 运易通智慧平台:对内赋能,提质增效

公司“运易通”智慧物流平台,对内可为公司货代业务提供线上标准化操作,提 供业务运营效率;对外可作为各业务统一接口,提供差异化服务。运易通以公司丰富 的物流资源和客户群体为基础,连接广泛的社会化物流资源和能力,打造了全球(日 韩、东南亚、亚欧、亚非)全链路跨境物流服务产品。 同时,运易通还建设了 LLCT(LEADING LOGISTIC CONTROL TOWER),即领先物流 控制塔,为目标行业的(石化、纸业、汽车及零配件、家电、新零售等)客户群体提供 从全球采购到本地终端销售全供应链过程的全球化物流解决方案。 2023H1,公司运易通平台(物流电商平台业务)业务量 1614.5 万标箱,同比下 降 5.4%;对外收入 17.8 亿元,同比增加 50.6%。

公司持续投入,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物流平台企业。2018- 2022 年,公司研发费用由 0.24 亿元增长至 1.96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69%;研发人 数也从 442 人增加到 749 人,年复合增长率 14%。

公司加强科技创新赋能与绿色物流发展,推动业务转型升级。2021 年 12 月,公 司与小马智行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合资公司青骓物流,共同探索自动驾驶卡车规模 化落地的全新模式。合作初期,双方将为合资公司共同投资 1 亿元人民币,先期部署 超过 100 辆规模的智能驾驶重卡车队,今后将持续扩大规模,打造国内领先智能驾 驶重卡车队,提供更为安全、高效、低成本的运力服务及货运方案。 2021-2023H1,公司新获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合计分别为 58、37、42 件。

公司加快智慧物流规模化应用,人均创收与创利不断提高。在数字化模式下,公 司的运营效率不断提升,人均创收与创利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13-2022 年,公司人 均创收由 169.5 万元提高到 326.4 万元,年复合增长率 7.6%;人均创收由 3 万元提 高到 12.2 万元,年复合增长率 17%。

3.4 重视股东回报,分红比例持续提高

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分红比例不断提高。公司在 H 股自 2006-2022 年,分 红总额超 90 亿元,股利支付率平均 30%。公司在 2019 年在 A 股上市以来,每年均向 A 股股东分红。2019-2022 年股利支付率分别为 31.7%、32.2%、35.7%、35.8%,均高 于 30%的水平,且呈上升趋势。 根据公司 2023 年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10 月 19 日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 金 0.145 元(含税),预计占 2023H1 归母净利润的 48.37%,测算股息率约为 6.4%。

公司持续开展回购,彰显经营信心。公司 A 股市场自上市以来,于 2022 年 5 月 11 日至 2023 年 1 月 27 日开始回购,回购 4,928 万股,占总股本 0.67%。后续拟用 于实施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如果公司未能在本次股份回购完成之后 36 个月内实施上 述用途,未使用部分将履行相关程序予以注销。 H 股方面,公司于 2022 年 10 月 27 日至 2023 年 1 月 20 日,累计回购 H 股股份 60,888,000 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 0.82%,上述已回购的 H 股股份本均作注销处理。 据此,公司总股本将减少 6,088.8 万股至 7,294.22 百万股,增加了公司内在价值。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点赞

发表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