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报告(下)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城市之间外贸“规模”与“速度”的比较,更加关注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和产出效率,运用外贸外资、区域经济、口岸物流、特殊区域等多维度数据。

水平竞争力——“东强西弱”传统格局未变

水平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

由“外贸总值占全国比重”“外贸依存度”“外贸企业质量”“出口发展优势”4个三级指标构成。“外贸总值占全国比重”反映城市进出口规模以及对全国外贸的贡献程度;“外贸依存度”反映当地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赖和参与国际分工程度;“外贸企业质量”由“外贸企业数量”和“外贸500强企业数量”两个四级指标构成,其中“外贸企业数量”体现城市外贸活力,“外贸500强企业数量”体现城市外贸实力,两者共同决定该城市的外贸企业发展水平;“出口发展优势”由“出口增速”和“出口增加值”两个四级指标构成,只有兼具“增速快”且“增量大”,该项指标才能获得提升。

202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顶住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进出口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关口。大多数城市外贸水平扩大,规模稳步提升,全年共有257 座城市进出口保持增长,占纳入评选城市数量的78.4%;进出口值超千亿元的城市数量由2021年的60座增加到64座。2022年新入围水平分项竞争力50强榜单城市8座,榜单更迭率16%。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东部沿海地区在我国外贸进出口领域拥有明显的先发优势。2022年,东部地区共有36座城市入围水平竞争力50强榜单,并包揽榜单前9位,西部地区仅有7座城市上榜。

外贸大城市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占据水平竞争力的舞台中央。2022年,进出口规模前20位的城市均连续入围榜单,进出口规模前40位的城市中,有39座入围水平竞争力50强。进出口值超过2万亿元的上海、广东深圳、北京、江苏苏州,在外贸规模、出口增量、外贸企业数量、外贸500强企业数量等方面均占有绝对优势,4座城市连续两年雄踞榜单前5位。

外贸依存度、出口增速成为个别中等规模城市登榜的发力点。新疆博尔塔拉2022年外贸进出口336亿元,不足广东深圳的1%,进出口规模仅位列纳入评选城市的第118位,但凭借服装等商品出口的优异表现,当年出口增长258.5%,增速居纳入评选城市第3位,出口值的成倍增长也推动其外贸依存度由2021年的40.2%提高到2022年的69.8%,两项指标合力拉动博尔塔拉水平竞争力排位较上年提升125个位次,跃居榜单第21位。海南儋州进出口值同样不足千亿元,但两家外贸500强企业出口合计增长近百亿元,拉动儋州出口增长119.5%,较上年提升91.7个百分点,外贸依存度达108.2%,带动其水平竞争力排位提升3个位次到第9位。

结构竞争力——千亿元级以上城市持续“霸榜”

结构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

由“产品技术高度”“出口市场多元化”“进口市场多元化”“出口产品多元化”“进口产品多元化”5个三级指标构成,从产品技术水平高低、市场和产品多元化水平等方面,全面反映纳入评选城市出口产品附加值水平、国际市场开拓成效、进出口抗风险能力、融入国际产业分工合作水平、供给质量和效益提升程度等,综合评价城市外贸发展结构方面的优势及短板。

2022年,我国外贸在上年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了稳定增长,规模再上新台阶的同时,贸易结构也在持续改善。一方面,商品结构更加优化,在传统优势商品出口继续保持增长的同时,新优势产品表现十分亮眼。另一方面,贸易伙伴更加多元,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紧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外贸大城市依靠多年的产业积累,基本构建起了规模大、品类全、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体系,外贸产业基础优势明显,结构竞争力榜单表现更加优异。2022年,共有37座进出口“身价”超千亿元的外贸大城市跻身结构竞争力50强榜单。新上榜的7座城市中,浙江湖州是唯一进出口值超千亿元的城市,陕西宝鸡、安徽蚌埠、山东德州、湖南常德、山东泰安等5座城市进出口值在100亿~700亿元之间,山西晋中则是2022年50强榜单中唯一进出口值低于百亿元的城市。

效益竞争力——大城市表现稳定 小城市跳跃性强

效益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

由“净出口增长对GDP增长贡献率”“出口收入能力”“出口环境效益”“出口空间价格指数”等4个三级指标构成。其中,“净出口增长对GDP增长贡献率”衡量净出口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出口收入能力”衡量城市从出口中所获得的收入,侧重关注内资企业创造的出口收入;“出口环境效益”衡量城市外贸发展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水平;“出口空间价格指数”衡量城市一般贸易出口产品整体价格水平,反映出口产品档次高低和市场议价能力。

南京海关所属太仓海关关员在出口国产汽车堆存现场开展巡查。杨泽浩/ 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国际贸易持续活跃,“中国制造”已经成为我国在国际大舞台上最闪亮的名片之一。随着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我国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正在向贸易强国迈进。在确保外贸规模“保稳”的同时,更加注重贸易结构优化调整和效益水平提升,以“优结构”促“增效益”,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提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外贸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2022年效益竞争力50强榜单中,28座城市连续两年入围,其中19座进出口规模超千亿元,外贸大城市表现出色且稳定,广东深圳、上海、江苏苏州、广东东莞等悉数入围且均位于榜单前列。凭借较强的综合实力,外贸大城市在外贸数量规模和质量收益水平方面均实现提升,确保了其在效益竞争力榜单上整体居前。如广东深圳,2022年出口规模达到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3.5%,成为全国首个年出口额突破2万亿元大关的城市。超7000亿元的净出口规模同比扩大130%,彰显着深圳强大的出口创汇能力,并推动深圳稳坐效益竞争力榜单第2位。

外贸中小城市虽然规模处于相对劣势,但也不乏有城市依靠部分指标的优异成绩在效益竞争力榜单上占有一席之地。2022年效益竞争力榜单50强中,27座城市进出口规模低于千亿元,其中15座不足200亿元。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打造特色产业,注重绿色发展,是中小城市入围效益竞争力榜单的主要方式。如工业重镇广西柳州着力发挥汽车产业优势,2022年进出口总规模不足300亿元,但汽车出口规模超百亿元,同比增幅近40%,效益竞争力较上年大幅前进65个位次至第11位。

相比外贸大城市,中小城市在效益竞争力榜单上的跳跃性更强,进出口规模在纳入评选城市150位以后的城市中,广东揭阳、西藏拉萨、安徽蚌埠、四川广安等跻身效益竞争力榜单前50强,且相比上年前进位次超过百位。

创新竞争力——城市外贸创新各具特色

创新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

由“出口自主品牌比重”“新兴贸易业态规模”“创新型企业数量”“重大技术装备进口”4个三级指标构成。通过出口产品中自主品牌占比,反映各城市自主生产、自主出口能力,体现自主品牌国际知名度;通过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反映城市外贸模式创新成效;通过创新型企业数量,体现各城市的外贸创新能力;通过重大技术装备进口额,体现城市产业创新和生产升级进程。

黄埔海关关员在京东保税仓开展现场检查。跨境电商等新兴贸易业态发展速度快、潜力大、彰显出巨大的市场活力和增长韧性。敖一帆/摄

与2021年相比,在2022年城市创新竞争力榜单前50强中,位次提升的城市达27座,占榜单的54%;有7座城市新上榜,榜单更新率为14%,新上榜城市全部在后半段。2022年,暂无城市能够同时入围创新竞争力各分项指标的前30位,仅有安徽合肥、山东济南2座城市同时入围创新竞争力各分项指标前50位。广东深圳借助2022年“新兴贸易业态规模”和“创新型企业数量”2项指标的领先优势,连续两年夺得创新竞争力榜单的状元位置,但其在“出口自主品牌比重”指标中表现欠佳;广东广州则凭借2022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指标上的优异表现,拉动整体创新竞争力从上年的第4位提升至第3位。此外,宁夏银川“出口自主品牌比重”由2021年的44.9%快速提升到2022年的70.2%,在创新竞争力榜单上提升了5个位次至第21位。

东部地区外贸创新竞争力遥遥领先,是引领全国外贸创新提升的关键因素,有36座城市上榜,与上年持平。

潜力竞争力——外贸强市竞争力不减 新兴城市不断涌现

潜力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

由“区位优势指数”“新备案外贸企业比重”“实际利用外资额”“出口新动能”4个三级指标构成,从地理位置及开放平台、外贸主体活力、吸引外资能力、出口新增长点培育等方面综合衡量城市外贸潜力。外贸潜力既与城市所处位置、港口、交通等资源禀赋相关,也与城市开放平台建设水平紧密关联,在区位条件基础上,主体、投资、产业也是推动和支持城市外贸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对当前城市外贸表现产生积极影响,也将为未来城市外贸发展提供动力。

深圳海关所属布吉海关针对康冠科技等“专精特新”企业进出口料件多、时效要求高的实际,充分释放集团加贸监管、ERP联网对接等改革优势,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林立/摄

近年来外贸形势纷繁复杂,有不少艰难险阻,也出现一些新的机遇。当下的表现,源于长久的蓄积,当前隐而未发的丝缕线索,也许正指引着即将呈现的灿烂图画。2022年,城市外贸潜力竞争力榜单呈现出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态势,既有传统外贸强市一贯的亮眼表现,也有一些新兴外贸城市凭借新产业、新企业等良好发展势头,迅速进入前列,给榜单增添不少惊喜。

其中,潜力竞争力榜单前5位城市分别为广东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广州、江苏苏州,均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外贸强市,这些城市不仅长期展现出十足的外贸实力,并且随着时间更迭不断拓展新领域、探索新方式、积蓄新能量,源源不断地为城市外贸发展挖掘潜力,可以说是外贸领域的“全能战士”。

相较于2021年,5座城市均展现出了相当的稳定性,其中北京更是凭借出口新动能的明显改善和新增外贸企业数量的小幅提升,排位上升2位,顺利进入前3位。将视野延伸到前10位城市时,则能够发现更多亮点。如,福建宁德、江苏盐城分别提升15个位次、8个位次,分列第6位、第9位。两座城市外贸潜力表现的快速提升,既有新产业动能的强大内涵作用,也与在产业的带动下最为敏锐的资本快速进入有所关联。此外,前50强榜单上也出现了一些新面孔,且排位提升明显,如浙江温州、江西上饶、辽宁沈阳、新疆伊犁、山东日照、安徽芜湖、广东潮州都提升了至少10个位次。

来源:2023年第10期《中国海关》杂志

作者:郭勇 张辉 张京宪 凌微子 林舜水 王鹏 张靖 肖尔卿 周慕茜 单景

责任编辑:刘明爽

审校:刘畅

监制:刘静

投稿采编平台:

http://contribute.customsnews.com.c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点赞

发表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