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不是只靠流量:你的企业,准备好迎接ESG了吗?

品牌出海时代,ESG才是企业“活下来”的关键

当多数人关注海外社媒如何起号、怎么快速涨粉时,却少有人思考一个更本质的问题:你的企业,真的准备好出海了吗?

ESG——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Governance(治理)——是全球衡量企业质量的通用语言。如果说上个时代的底线是“产品质量”,那么这个时代的门槛,就是“企业质量”。

在过去三十年,中国经历了从食品安全到疫苗安全等多起事件的反思,“产品质量”逐步成为商业常识。今天,“企业质量”正在成为中国出海者必须回答的问题。

ESG的核心并不只是做公益,而是帮助企业回答一个根本命题:你是否具备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不仅是监管合规问题,更是决定能否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ESG不只是趋势,而是一个结构性的商业转型:

  • 国际客户开始要求中国供应商提供ESG报告作为合作前提;
  • 欧盟《企业可持续尽职调查指令》影响对华出口合规性;
  • 消费者更愿意支持有温度、负责任的品牌。

正如GRI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博士所言:“ESG不是一个简单的周期问题,而是一个正在发生中的结构性调整问题。”

我们正处于“隐性竞争”时代。表面看起来走得慢的企业,可能才是真正跑得远、站得稳的长青企业。

过去六年,我对出海的理解也在不断升级:

  • 1.0阶段:跨境电商、独立站——工具与通路;
  • 2.0阶段:品牌建设、社交媒体运营——内容与传播;
  • 3.0阶段:ESG战略——结构与本质。

这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必须从哪一步开始做的问题。初创公司也不例外。

即便目前不需要立刻申请ESG评级或B Corp认证,但你需要理解:

  • 什么是实质议题?
  • 谁是你的利益相关方?
  • 如何搭建内部机制?
  • 你的传播是价值观输出,还是浮于表面的“漂绿”行为?

吕建中博士曾说:“ESG不是大公司的专利,而是每个企业迈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真正决定一家企业能否走远的,不只是短期营销打法,更是底层能力建设。

如果你希望系统了解ESG战略与实践,可以进一步了解吕建中博士的新书《可持续商业战略与实践》以及他主讲的课程《ESG与可持续商业管理》,这些都将帮助你在未来的商业中建立扎实的基础。

点赞

发表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