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出海:穿越波动,拥抱回暖的全球家居蓝海

中国家具的出海之路历来不易,市场需求的跌宕起伏、海运成本的大起大落、渠道库存的微妙平衡,风云变幻。

将家具销往海外,究竟是一门怎样的生意?

近年来,市场与企业又经历了哪些深刻变革?

本文将结合家具出口的市场轨迹大件物流仓储的创新,以及自有品牌的全球拓展,带着大家一起洞察家具行业的出海之路

一、市场需求的回暖与变化

中国家具出海历史:

初级阶段:商品出海

以OEM形式(原始设备制造商)出口,客户为宜家、宜得利等,特别是在1995年至2005年期间,中国家具及其零件出口规模从11.06亿美元快速增长至135.04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高达28.4%

发展阶段:制造出海

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成本控制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家具企业选择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实现从商品出海到制造出海的跨越;

现阶段:品牌出海

在制造出海的基础上,中国家具企业开始通过海外投资、并购等方式,实现资产和业务的全球化布局,以拓宽其在海外市场的生存空间。

同时,企业也开始注重自有品牌的推广和建设,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海外门店等方式,将自有品牌推向国际市场。

近年来,全球消费者对家居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为中国家具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根据国家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4年1-8月,中国家具及其零件的出口金额达到319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841.8亿元大幅增长12.3%其中,8月份单月出口金额为345.3亿元。

可以看出,管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但中国家具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依然稳步提升。

二、运成本的挑战

然而,家具出海并非一帆风顺。海运成本的波动给家具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全球海运市场陷入混乱,运费飙升,导致家具企业的出口成本大幅增加。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许多企业开始探索多元化的出海路径,包括布局海外仓、延伸产业链等,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升运营效率。

迅速在海外市场中崭露头角林氏木业为例,为了降低物流成本,林氏木业在多个海外市场设立了海外仓,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库存布局,确保高周转率商品靠近拣选区,进一步加速了物流流程。

敏华控股,全球最大的功能沙发生产商之一,2024年在北美和欧洲地区增设了多个海外仓。

此外,敏华控股还与多家国际物流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规模化采购和物流整合,进一步降低了物流成本。

三、物流仓储智能化的应用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消费者对配送速度和准确性的期望日益提高。

这促使家具企业必须寻求更高效、更智能的物流仓储解决方案。智能化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自动化设备等,正在重塑物流仓储的面貌。

很多快递公司都逐渐引入了智能仓库管理系统,通过RFID技术和机器人自动搬运,实现了仓库内物品的自动盘点和智能分拣,大大提高了仓储效率和准确率。

这种智能化的物流仓储解决方案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还提升了整体物流效率,为家具企业的出海之路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拓展自有品牌与市场策略

在出海的过程中,中国家具企业逐渐意识到,仅仅依靠产品出口是不够的。

许多企业开始通过技术创新和高研发投入来打造自有品牌,以提升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欧派家居作为中国定制家居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出海方面走在行业前列。

自2022年起,欧派家居已在美国、法国、菲律宾等11个国家开设门店,并在2023年实现了3.2亿元的海外营收,同比增长46.5%。

2024年上半年,欧派家居的外贸渠道营收增速强劲,同比增长27%。

通过品牌出海,欧派家居从单纯的产品出口转型为本土化品牌建设,并依靠高质量的定制全屋解决方案,深挖海外市场潜力。

索菲亚家居也在加快出海的步伐,成功进入包括美国、加拿大、柬埔寨、新加坡等多个国家。

索菲亚通过与当地设计师、家居行业专家的合作,推动了全球业务的稳步发展。

五、结语

家具出海这门生意虽然充满了挑战,但也孕育着巨大的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消费需求的不断回升,家具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中国家具企业应抓住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的机会,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高质量的产品赢得更多国际消费者的认可。

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机遇的增多,中国家具企业将在全球舞台上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来源:艾凡咨询公众号)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

点赞

发表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