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商家加速布局俄罗斯市场
供需增长带动中俄贸易升温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3年1月至11月,中国对外出口(以美元计)同比下降5.2%,其中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分别下降11%和13.8%。同期,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则增长50.2%,达到1178亿美元。
自2022年以来,随着俄罗斯各行业积极寻找新的合作方,莫斯科几乎每周都有大型会展活动。2023年疫情结束后,中国外贸企业加快了参展步伐。有参展商形容现场状况像菜市场一样人多拥挤。部分中国参展商因礼品准备不足,展会中途便已送完。
2023年2月举办的暖通展,现场人山人海
汽车行业缺口明显,新能源车需求大增。由于俄罗斯本土汽车品牌市场份额较小,且欧美日韩车企退出俄罗斯市场,促使当地消费者更多关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俄联邦海关署数据显示,目前俄罗斯进口的外国汽车中,92%来自中国。
从“俄冲”到“俄卷”,市场竞争加剧
2023年,中国参展商在俄罗斯展会上备受青睐,只需留下联系方式即可促成大量合作。但随着展会增多,部分领域趋于饱和。例如,服装纺织类产品参展商过多,导致后续合作机会减少。
电商方面,Ozon与Wildberries等电商平台相继引入中国市场,使得国内商家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中小企业争相入驻平台,以获取首批流量红利。
中俄贸易仍存匹配难题
不少中国商家仍习惯大宗商品交易模式,倾向于大批量订单。然而,俄罗斯客户更偏好小批量甚至现货采购,这对厂家生产与仓储安排形成压力。
此外,跨境支付也成为阻碍之一。缺乏可信任的第三方金融监管机制,使得买卖双方存在履约风险。
建立本地化销售与仓储体系被认为是最优解,但对资金和管理能力要求较高。中小企业落地俄罗斯难度较大,需依赖可靠服务平台支持。
展望2024:中俄贸易持续增长可期
2024年中国企业赴俄拓展的步伐仍将加快。地方政府纷纷组织考察团前往调研,部分地区如吉林增设口岸,便利中俄货物流通。
随着服务平台逐步完善,中小订单集中处理成为可能,有助于解决上游成本高企、下游供货不稳定的问题。借助中国的电商经验,俄罗斯跨境电商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