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出口市场分析2024:外销市场仍保持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全球电子烟市场规模不断扩展,从2015年的78.06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223.49亿美元。在2018至2022年间,一次性电子烟的市场增长率达到116%,已有超过55万种不同产品问世,占全球电子烟市场的22%。

电子烟出口市场分析

中国电子烟市场主要以外销为主,外销占比远高于内销。近年来,受监管政策影响,国内电子烟市场经历了大洗牌,内销市场有所收缩,但外销市场仍保持增长态势。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6月中国电子烟出口额10.0亿美元,同比+5.9%,延续向好态势,主要系出口数量提升,均价同比虽下降但环比有所改善。分国家看,6月电子烟出口前五大目的国分别为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德国。

6月电子烟出口至美国的金额同比+20.9%至3.2亿美元,延续较高增速;出口至英国的金额同比-7.9%至1.2亿美元,降幅较5月继续收窄;出口至俄罗斯的金额激增,6月同比+190.2%至0.8亿美元,1-6月累计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中国是全球电子烟最大制造国和出口国,原本就有大量厂商专注于出口,为海外烟草企业代工。近两年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电子烟厂商投入更多精力在海外市场。

电子烟,又称电子香烟、电子雾化器、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使用者采用传统吸烟方式,把通过电子加热并气雾化的化学混合物(通常为液压混合物)吸入肺部的电子产品或装置。

电子烟主要由烟杆(包括发光二极管、电池、控制电路、气动开关、雾化器等元器件)和烟弹(包括贮液腔和吸嘴)组成;电子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锂电池提供能源,将烟油(主要成分是含天然香精以及微量烟碱(0-1.8%)的丙二醇和甘油混合液体)加热汽化为雾气,为用户提供吸烟的体验。

电子烟行业现状调查

电子烟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中游的制造与品牌及下游的销售。上游原材料端包括电子产品所必需的电池、芯片,也有电子烟所特有的香料、烟油和雾化器。整体来看,电子烟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体系较为分散,为形成集聚趋势,与电子烟产业的关联度较低,中游代工厂和品牌制造商众多,关联度较高的企业包括:雾芯科技、思摩尔国际等知名电子烟企业。

在自有品牌制造商中,劲嘉股份注册资本最高,约146207.63万人民币,顺灏股份成立日期最早,2004年12月在深圳注册成立,雾芯科技人均创利最高,2023年人均创利136.27万元。

中国对电子烟的监管政策日益趋严。2022年3月至今(规范经营期),期间发布的《电子烟管理办法》、《关于对电子烟相关生产企业核发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对电子烟征收消费税的公告》以及《电子烟产品技术审评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得电子烟行业进入强监管时代,国内电子烟在生产规范、流通销售、税收等方面均向传统卷烟看齐。

2022年10月1日起,《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施行,对电子烟产品的口味、添加剂等方面进行了严格限制。这一政策对电子烟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想要了解更多电子烟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4-2029年电子烟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我们对电子烟行业进行了长期追踪,结合我们对电子烟相关企业的调查研究,对我国电子烟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市场竞争格局与形势、赢利水平与企业发展、投资策略与风险预警、发展趋势与规划建议等进行深入研究,并重点分析了电子烟行业的前景与风险。

点赞

发表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