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海关发布)
纺织业
2022年我国纺织业行业国际竞争力重新得以提升,位列世界第一,彰显其作为传统优势外贸产业的发展韧性。
经历防疫物资出口大幅波动后,2022年我国纺织业出口重整旗鼓再出发,全年出口1462.5亿美元,同比(下同)增长1.3%。外贸竞争力综合得分为103.01,较2021年的102.13明显回升,行业国际竞争力重新得以提升。在全球纳入评选的137个国家和地区中列第1位,彰显我国纺织业作为传统优势外贸产业的发展韧性。
竞争力分项指标走势向好
2022年,我国纺织业出口在构成行业竞争力的五项分项指标中均有较优表现。其中,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出口市场多元化指数等3个指标取得全球同行业第一的佳绩,显示性指数和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均较2021年有所好转。
从具体指标来看,我国纺织业出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居榜首,2022年国际市场占有率为43.28%,超过排位其后的印度、德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总和,较2021年提升1.27个百分点。贸易竞争指数为0.85,比2021年提升0.05,表明我国纺织业贸易顺差优势不断增强;在全球排位中超过巴基斯坦升至第1位,我国台湾地区、乌兹别克斯坦和印度分列第3位至第5位。显示性指数为3,比2021年提升0.2,全球排位比2021年提升1个位次至第10位,显示我国纺织业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优势明显。出口增长优势指数方面,2022年出口增速比全球整体水平快2.96个百分点,出口增长优势指数86.88,全球排位提升至第14位。出口市场多元化指数为226,虽比2021年下降1,但继续稳居全球首位,表明我国纺织业全球市场开拓能力较强;德国(213)、土耳其(211)、荷兰(210)和印度(210)排位随后。
汽车制造业
截至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总量已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强大的发展韧性为出口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
2022年,我国汽车制造业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冲击,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同比(下同)分别增加3.4%和2.1%,产销总量已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1位,强大的发展韧性也为出口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据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331.7万辆,增加56.7%,价值601.3亿美元,增长74.6%,出口量继2021年超越200万辆之后突破30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汽车制造业出口值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到1154.9亿美元,增长33.6%。
2022年我国汽车制造业外贸竞争力综合评价得分为101.8,较2021年的101.57实现稳步提升,在我国39个二级行业中排第22位,较2021年提升1个位次。在全球纳入评选的137个国家和地区中,排位由2021年的第7位跃升至“前三甲”之列,我国汽车产业正迈入全球化发展新阶段。
多项指标再创新高,出口步伐愈加坚实
2022年,我国汽车制造业出口市场多元化指数达到创纪录的226,较2021年提升8,连续3年排全球第1位。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1.67个百分点至7.91%,超越墨西哥0.1个百分点升至全球第4位,与第3位日本的差距缩小至0.98个百分点。显示性指数上升至0.55,同样取得近3年最佳成绩,升至全球第39位,较2021年提升6个位次。贸易竞争指数为0.19,首次进入全球排位前10行列,较2021年提升9个位次,净出口格局进一步巩固。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尽管较2021年小幅回落0.6,但87.06的得分仍居全球第8位,高于德国、韩国、日本等国。总体来看,我国汽车制造业在实现由弱到强的道路上步伐更加稳健,出口结构和质量持续优化,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面对世界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全球消费电子需求减弱,2022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总体平稳,出口规模保持全球首位。
2022年世界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全球消费电子需求减弱。我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下简称“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总体平稳,行业全年出口7930.1亿美元,同比(下同)小幅下降5%,出口规模保持全球首位。
2022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外贸竞争力综合得分101.84,较2021年回落0.46。在全球纳入评选的137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5位,居于我国台湾地区、韩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之后。
分项指标涨跌互现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国际市场占有率由2021年的28.78%下滑至2022年的27.97%,仍稳居全球第1位。2022年出口增长优势指数为67.05,较2021年得分低19.57;出口增速由正转负,降幅较全球整体水平深2.74个百分点,表现弱于2021年,出口相对优势回落。其余3项指标均表现良好。其中,显示性指数上升0.03至1.94,行业在国际竞争中地位有所上升;贸易竞争指数上升至0.13,2021年为0.12,行业内部结构性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出口市场多元化指数为225,与2021年持平,在全球市场的开拓程度继续名列前茅。
医药制造业
2020年以来,不同阶段防疫类产品出口的高低起伏深刻影响着我国医药制造业外贸的整体走势。
医药制造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技术壁垒等特点,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2020年以来,我国诊断试剂、新冠病毒疫苗等应急研发和产业化成效突出,原料药供应顺畅高效,不同阶段防疫类产品出口的高低起伏深刻影响着我国医药制造业外贸的整体走势。据海关统计,2020—2021年,我国医药制造业出口年均增长48.1%。2022年,全球市场对防疫类产品的需求快速回落,我国医药制造业出口615.3亿美元,同比(下同)下降15.7%。
从整体来看,2022年,医药制造业行业外贸竞争力综合评价得分为101.13、全球排第14位,主要受2021年高基数影响,得分和排位较2021年均明显回落。
分项指标排位基本保持稳定
2022年,我国医药制造业国际市场占有率为5.88%,较2021年回落1.27个百分点,全球排位仍为第6位,位列德国、瑞士、比利时、爱尔兰和美国等传统制药强国之后。市场多元化指数为211,高于2021年的207,继续保持全球第6位的靠前水平,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提升。贸易竞争指数为0.09,全球排第10位,连续两年保持净出口。显示性指数为0.41,全球排第40位,处于中游水平。此外,受2021年高基数的影响,出口增长优势指数降至65.7。
农业
我国立足自身资源,全力抓好国内粮食稳产保供,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随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面对全球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国际市场价格高企等困难和挑战,我国立足自身资源,全力抓好国内粮食稳产保供,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稳定,农业保持平稳发展势头,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2022年,我国农业贸易规模再创新高,进出口1255.7亿美元,同比(下同)增长7.8%。其中,出口159.3亿美元,下降2.2%,降幅较2021年收窄1.6个百分点;大豆、玉米等产品进口均价大幅上涨推动农业进口额持续增长,进口1096.4亿美元,增长9.4%,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农业进口国地位。
2022年,我国农业出口国际竞争力综合得分提升0.18至99.77。在全球纳入评选的137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列第86位,提升4个位次;在我国39个国民经济二级行业中,位列第38位,提升1个位次。
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回升,其他分项指数有所下滑
2022年,我国农业出口增长优势指数提升1.78至67.65,全球排位较2021年上升24个位次至第106位。市场多元化指数虽下降3至183,但全球排位超越印度、法国提升至第4位,仅次于美国(201)、荷兰(199)和土耳其(184)。国际市场占有率下降0.31个百分点至2.78%,排位下滑3个位次至第10位,与美国(16.33%)、巴西(13.23%)等农业出口大国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显示性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分别下降0.02、0.03至0.19、-0.75,但全球排位均提升1个位次至第108位、第104位。
END
素材来源:中国海关传媒
编辑:王磊 易瑾
投稿邮箱:lich_ta@qq.com
更多资讯
- 办事指南|喜讯!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款电子支付”创新举措来了
- 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到重庆调研 支持重庆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 重庆海关元旦假日期间预约通关服务保障安排
关注
重庆海关发布
获取更多信息资讯
声明:重庆海关推送稿件除注明原创内容之外,其余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23-1236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