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拉改写了巴西的地缘政治剧本,在持续的贸易战和全球秩序的变迁中,巴西正加紧努力巩固其在拉丁美洲的领导地位,并与亚洲国家(即中国、日本和越南)建立新的战略联盟。学者安东尼奥·C·项探讨了巴西的外交战略。
2025年5月14日,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在中国北京参加新闻发布会后离开。(王婷舒/路透社)
2025 年 5 月 14 日,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在中国北京参加新闻发布会后离开。(王婷舒/路透社)
五月中旬,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启程访华,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ELAC)论坛,并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这是他本届任期以来第二次访华。今年以来,卢拉迅速采取行动,建立战略联盟,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形势。
卢拉争取亚洲
2月18日,巴西宣布加入由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和非OPEC产油国组成的OPEC+组织。这标志着巴西作为全球能源强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探索新方向迈出了战略性的一步。
3月下半月,卢拉访问了日本和越南。在两国建交130周年之际,巴西和日本(两国于1895年建交)签署了《巴西-日本战略与全球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5-2030)》,旨在深化合作。
与此同时,在越南,两国在去年11月里约G20峰会上决定将双边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越南已表达加入金砖国家组织的兴趣。鉴于巴西将于2025年担任主席国,卢拉邀请越南参加定于今年7月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
中国担心美国持续的压力最终可能迫使墨西哥对中国商品关闭市场。
2025年5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在签署仪式和联合新闻发布会后握手。(王廷姝/法新社)
2025年5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在签署仪式和联合新闻发布会后握手。(王廷姝/法新社)
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调整的背景下,卢拉访华有两个关键目的。一是展现巴西抵制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霸凌的决心。3月底,《外交政策》杂志发表题为《巴西重返亚洲》的文章,表示希望卢拉的亚洲之行成为全球南方国家对抗特朗普霸权的典范。
巴西不畏美国欺凌
4月1日,巴西参议院经济事务委员会通过了《贸易互惠法》,该法旨在针对其他国家对巴西商品设置的贸易壁垒制定相应的对等应对措施。该法案旨在保护巴西农产品等出口产品免受惩罚性外国关税的影响,被视为巴西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关键战略工具,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可能再次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背景下。该法案于4月14日正式生效。
第二个目标是展现卢拉对南美的领导力。近年来拉丁美洲经济上最成功的贸易安排是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该协定在2017年至2018年重新谈判后取代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该协定包含一项“非此即彼”的毒丸条款,规定如果三方中的任何一方与“非市场经济体”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其他方有权在六个月内退出,并以双边协定取代该三边协定。该条款的主要目的是阻止墨西哥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今年3月4日,特朗普正式实施对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的计划。中国担心,美国持续施压最终可能迫使墨西哥向中国商品关闭市场。《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基思·布拉德舍尔警告称,中国应警惕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成立时规则中存在的一个鲜为人知的漏洞,该漏洞可能允许墨西哥以及中低收入国家合法地突然大幅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
为了巩固巴西在拉丁美洲的领导地位,卢拉必须对特朗普的关税霸凌行为采取明确立场。
2020年1月29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美国华盛顿白宫签署《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后,出席者头戴印有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国旗的安全帽,向他致意。(乔纳森·恩斯特/路透社)
2020 年 1 月 29 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美国华盛顿白宫签署《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贸易协定后,与会者戴着饰有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国旗的安全帽迎接他。(乔纳森·恩斯特/路透社)
然而,美墨加协定如今被认为日益脆弱。加拿大已宣布对价值约206亿美元的美国出口商品征收25%的反关税。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对他曾经倡导的这项协议日益不满,原定于明年举行的重新谈判可能彻底破裂。为了巩固巴西在拉丁美洲的领导地位,卢拉必须明确反对特朗普的关税霸凌行为。
卢拉和詹贾瞄准西方
2009年3月27日,即当年英国二十国集团峰会前一周,卢拉向到访的英国首相戈登·布朗抱怨道:“这场(金融)危机是蓝眼睛白人的非理性行为造成的,他们以为自己无所不知,但现在却一无所知。”他还表示,让穷人、黑人和土著人为白人的错误买单,这是不公平的。
去年11月的G20峰会上,巴西第一夫人罗桑杰拉·卢拉·达席尔瓦(Janja Lula da Silva)正在发表讲话,强调需要规范社交媒体,遏制虚假信息的传播。这时,背景中突然响起了船笛声。她开玩笑地说:“我觉得是(X平台所有者)埃隆·马斯克,”然后又补充道:“我不怕你,[脏话]你,埃隆·马斯克。”
在今年亚洲之行启程前,卢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批评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所有谈论自由贸易的人现在都在实行保护主义。我认为这种保护主义是荒谬的。”
横贯大陆的铁路:“耐心资本”的力量
巴西不仅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经济体,也是金砖国家集团的创始成员国之一。卢拉的中国之行有望成为全球南方国家抵制特朗普的典范。可以说,中国能够做出的最有意义的回报姿态,就是合作建设南美洲横贯大陆的铁路。
2025年5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前排右二)和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前排右一)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前与两国领导人合影。(Florence Lo/法新社)
2025年5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前排右二)和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前排右一)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共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前与各国领导人合影。(Florence Lo/法新社)
早在2018年1月,在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期间,中国就提出将陆海一体化互联互通作为深化中拉合作的重点项目。中国承诺积极参与拉美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建设,旨在建立更多中拉海上航线和直航。中国认为,推进这一长期计划的关键在于所谓的“耐心资本”。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拥有较高的储蓄率、长远思考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耐心资本来源,利用好这些将成为中国的比较优势之一。
针对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形势,2017年,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林毅夫教授与前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王岩在《基础设施、政策与发展》杂志上发表题为《新结构经济学:耐心资本作为比较优势》的文章。
本文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认为长期投资能够通过耐心资本消除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增长瓶颈。短期内,此类投资能够刺激需求,应对经济放缓;长期内,则能够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潜力。这种投资是双赢的:短期内稳定经济和就业,长期内促进高质量增长。
2024年6月,林毅夫和王建军进一步指出,耐心资本追求长期回报,通常涉及初创企业、基础设施项目或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效益的项目。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拥有较高的储蓄率、注重长远发展的文化传统以及丰富的耐心资本来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本将成为中国的比较优势之一。